cover_image

教师版丨实验中学2019年度大戏《茶馆》演后记

实验2019茶馆剧组 大语文 北师大实验中学
2020年01月16日 01:59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茶馆》校友专场演出中,实验中学有二十余位教师参演大戏。师生同台再现的“老裕泰”茶馆,赢得了校友师生的一致好评。今日,让我们一起听听教师们的参演感想~文末附有此次演出的视频,以飨诸君。




图片



图片


台前幕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走在大路上

舞台上
我只是个小茶客
灯光亮起
这里是舞台
也是讲台
既上得了讲台
就登得上舞台
在这一刻
课堂完成了
无限延伸
我是个茶客
但绝不是过客
我生活在课堂里
进入了
交融时空
我在演自己演历史
也在演别人演现实
舞台下
怀揣着语文戏剧教育的
丰满理想
我不是小茶客
也许是大剧务
这一回
有更多同仁
粉墨登场
我们愿意和盼着
实验的校园里
有诗意有戏剧
有理想走远方
这些年
我和我的同仁
一直走在大路上

——茶客饰演者 汪文龙老师

图片




图片

在我教育生涯32年中,登台表演话剧,这是头一回!所以今年参演学生版《茶馆》,完成了我“致敬经典,对话青春”戏剧体验的一个夙愿。对于从未有过舞台经验的我来说,亦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成功体验,是我人生中值得回味的幸福时刻。


从接受角色任务到正式演出,不到两周的时间,我在期待、兴奋和担忧中度过。担心自己记不住台词给大家拖后腿,尤其作为校领导的身份,怎么也不能演得凑凑合合吧!每天上、下班路上背台词,饭后、睡前、醒来,心心念念都是人物。有几次拿腔拿调的练习都被路人侧目,心里觉着好有趣。最有趣的还是作为长辈和年龄隔辈儿的学生演对手戏。为了拉近和学生和角色的距离,戏里戏外,我都喊饰演康顺子的学生为“婆母”,拉着她跟我练走位,毫不掩饰作为一枚表演“菜鸟”对她的仰视。在演出完我那一幕回到后台后,当孩子们对我翘起大拇指时,我在心里拥抱了他们。到现在,只要在校园里见到参演的同学,我就格外欢喜。有时看见他在打篮球,看见她在跑步,会不自觉地穿越到剧里的角色,哑然失笑,那种亲切感,非常奇妙,非常特别!


感谢话剧,让我们师生有了一种新的连接,让我们的生活记忆中多了一种色彩。

——庞四奶奶饰演者 滕淑玲老师



图片




图片

感谢现场的各界校友、各位亲友。大家热烈的掌声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也感谢校友的客串演出,让演出增色。


感谢语文组和崔英剑老师。学校的话剧课程,从静态的语文教材里,走上鲜活的舞台,背后是语文组长期系统化设计和实践的结果。崔英剑老师的到来和话剧专业教室的建成,使话剧课程实现了质的飞跃:演出剧目不断丰富,经典剧目《雷雨》《茶馆》,新剧《枣树》。演出范围不断扩大。学生们走出学校,走上了北师大的剧场,国家话剧院,开心麻花的剧场,梅兰芳大剧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话剧这个综合艺术里,学生们从能力、素养、审美、人格、体验感、洞察力各方面,得到熏陶、锻炼和提升。这是学校不遗余力给以支持的原因。


感谢参与剧组活动和课程的所有学生。此次师生同台演出,近20位老师走下讲台,走上舞台;学生反过来指导老师。最大的触动是,学生比老师更有耐心,更宽容,更有指导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不只局限于知识层面,更在做人方面。老师们收获很大,特别是满满的感动。


感谢老舍先生,为我们留下一部经典大戏。《茶馆》让我们体验人生,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茶馆成为北京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希望一代代的茶馆人,演好传好,爱护和珍视我们的经典。茶馆埋葬了三个时代,希望我们珍惜和建设好我们这个时代,以告慰老舍先生以及剧中秦二爷、常四爷和爱国学生等先贤和仁人志士。

——马五爷饰演者 尚建军老师的谢幕发言



图片

图片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本年度封箱大戏《茶馆》,是语文组的盛事,更是学校的盛事。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说起演戏这件事儿,就得说说实验中学的语文组。作为一个在实验中学念了六年书的学生,当年绝对膜拜语文组。一是自编教材,二是大牛老师,三是多元开放。其中戏剧表演就是传统,当时初中演课本剧,高中演话剧。每年学校艺术节,高二文科班的话剧一定压轴。记得我们班的原创话剧《劳作者的伊甸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我还在剧中担纲女主。


话剧表演是语文戏剧教学的延伸,是实验中学的传统。作为实验中学的老教师,见证了戏剧表演的传承,更见证了戏剧表演的发扬光大。从帮学生一句一句抠台词,到师生同台演《雷雨》。从初中的课本剧比赛,到高中的话剧节,再到一台又一台年度大戏。我的学生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蘩漪、周朴园和周萍。我们的话剧表演,从四会堂走向国家话剧院,走向梅兰芳大剧院。


这次参演《茶馆》,感觉我们的戏剧演出逐渐走向专业,学生们的表演水平比较均齐,有的孩子很有表演天赋。还有我们的老师积极参与、全情投入,师生同台是一大亮点。


最后一点,我们的戏剧表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校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校友专场的那天,台下观众既有有全神贯注的白发校友,又有拿着剧本认真研读的初一小同学。对了,其中还有我的05届高三毕业生,专程回来看老师的演出。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暖暖的。


戏剧表演在实验,在传承,更在发扬光大。

——第二幕康顺子饰演者  宋琳老师

图片




图片

2019岁末

终于圆了舞台梦

实验中学《茶馆》封箱之作

师生同台

我这个饰演进步学生的老师真的是被学生指点说戏

体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只有几句台词几个动作

但要语音语调、动作到位

还要和同台演员配合……

虽然简单

却仍然练了一遍又一遍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方寸之间

自有天地

致敬经典

珍惜当下

——进步学生饰演者 孙晓老师



图片

图片

一句话的角色,也是一碗靓汤

人们说小,常以芝麻来比。我在《茶馆》里,演一号桌上的一个茶客,只在第一幕里出现一会儿,只有一句台词,绝对是个比芝麻还小的人物。可就是出演这个芝麻大小的人物,让我有了如饮靓汤的感觉。


其一,学生演的是主角,可在教师专场演出里,他们是给我们搭台的,我们老师才是主角。以往学生话剧节,我当过导演,当过总监,当过编剧……台下几乎所有的活儿我都干过。可今天,我在台上,学生给我搭戏,我觉得这里面有实验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爱,这份爱不可谓不厚重。


其二,小角色,人物台上活动不多,性格不完整,我的角色又只有一句词,在舞台上的十分钟里,当根电线杆子,真不是个滋味儿。演跑堂的学生,指点我,可以顺口搭腔,接对面茶客半句话,这样就互动起来了,也就免去了做路灯杆儿的尴尬。在实验中学,学生换位做了老师,老师也换位当了学生。听着学生用戏剧知识给我这个语文老师讲戏,我觉得是一种幸福——就好像我们课上种下的种子在自己眼前真真地开成了花儿。


其三,校领导、语文组组长和老师们,扮演了众多角色,当然在台下也必然做了许多工作,这才有了实验中学版的《茶馆》,才有了语文组的这块园地。作为语文组里的一员,我为语文组越来越好而感觉到喜悦。总之一句话,一个小角色,台上十分钟,让我觉得像是喝了一碗靓汤一样滋润、温暖、营养。

——茶客饰演者 胡世武老师



图片


台前幕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幕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第二幕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第三幕





图片




图片


立足于活力课堂的语文

根植于青春生活的语文

着眼于心灵成长的语文

伏笔于养心阅读的语文




【公众号编辑】

汪文龙、徐逸超、张浩然、李思瑶、

高思、廖先怀、马云韵、李楠、王立冬

【本期编辑】

李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语文 北师大实验中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