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
联合授牌
图 | 金克理 刘颖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自1985年加入《公约》组织以来,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原则,使一批代表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纳入世界遗产保护范畴,逐步形成了代表东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今年时逢《公约》颁布40周年,为营造“世界遗产人人保护”的浓厚氛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发起了庆祝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全球庆典活动——世界遗产志愿者服务活动。世界遗产志愿者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的一项活动。它的宗旨是动员年轻人通过参与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和保护世界遗产。这个项目主要是创造志愿者、青年团体和遗产教育专家之间的合作机会,共同参与、促进和保护选定的世界遗产地。它证明了非正规教育也是一种向青年人传递世界遗产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
憧憬
三清山素有小黄山的美誉,在我去过的大河名山中,感受过华山的险峻、黄山的恢弘、泰山的巍峨,唯有传说中三清山的纯美与清丽尚未感受。在得知有机会参与2012年8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保卫者行动的三清山考察志愿活动时,我的那份期待又一次被触动。
圆梦
三清山在江西的玉山县境内,原名少华山,东晋后道仙在此炼丹,便成了道教胜地,为纪念三位先祖玉清、上清、太清,少华山改名为三清山。只是战乱,把曾经兴盛的道教胜地给冷落了,如今的三清宫只留下一间石屋和门前的石牌坊。从宫外的松树林依稀看得出曾经的辉煌,几百年的松树照样苍劲,照样挺拔。
三清山最令我难忘的是什么?当属那横空出世的栈道和挑战身体极限的挑夫。
第一次走上三清山的栈道是在巨蟒峰下,新修好的栈道围了“巨蟒出山”半个圈,足足有六、七百米,水泥浇筑的栈道路面宽一米多,没有台阶,十分平整。栈道紧紧贴着崖壁而建,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凌空的深谷,要没有护栏挡着,是不敢在那栈道上站的,那护栏造型也独特,钢筋水泥也塑造得古色古香,树根木雕状的,既坚固又不失古朴美观。
有了栈道,人们就能从三面仰视这天下第一奇峰了。
另一处栈道,称之为“西海岸”栈道,据三清山景区的领导介绍,这里原本不是游览区,也没路可走,是近年才发现开发的。西海岸栈道全长三千多米,全是架在绝壁之上。蜿蜒的栈道穿梭在悬崖间,就如一条碧玉珠链镶嵌在少女的项间,看上去真可谓珠联璧合。如今西海岸栈道本身就成为了三清山一道靓丽的风景。三清山的司春女神、巨蟒出山等“十景”都不在西海岸,如何西海岸如此出名?西霞台下的黑色花岗岩碑上是这样写的:“待西海岸出,三清之游始为大观,将此比之唐诗,南清园为初唐高唱,西海岸则为盛唐气象”。西海岸的美自不必说,那一望无际地开阔,那浮在云中的山峰,那千姿百态的奇松,还有那惟妙惟肖的怪石……,无不为之她陶醉、倾倒。人们把三清山比作黄山的姊妹山,实在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能与黄山媲美的唯有这三清山了,而有了西海岸栈道,三清山便更多了几分险峻与别致。
三清山的风景秀丽是我们心仪已久的,只是攀登三清山的累,却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而自己的叫苦不迭,相形于山间的挑夫,也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沿途遇见很多的挑夫,他们的身影连同三清山的秀美一起,深深震动着我的心灵。随行的许多同学都感同身受!他们身上背负的大多是山上饭店所需物资:大米蔬菜、猪肉鸡蛋、水果饮料等等。一路上遇到不少挑夫,他们深深地埋下头,弯曲的脊背扛着100多斤的重担,不停向上向上,努力着,为着一趟下来的辛苦钱。他们的喘息比我们更粗更重,他们的汗水比我们更多更密,没有人敢否认他们的辛苦与疲惫,他们是三清山最可爱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挣得那微薄的酬金,也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践行
参与此次考察活动的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名国际青年志愿者,还有来自墨西哥的一位观察员nico及教育学会两位老师同行。同学们考察三清山的的自然景观及环境保护情况,同时也身体力行的推广国际志愿工作的理念和行动,在此开展资源保护和环保宣传等志愿活动。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青年志愿者们通过徒步攀登游步道,亲身领略了南清园、西海岸、三清福地、玉灵观等景区的自然景观,实地了解了三清山的花岗岩地质地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以及景区的保护和管理现状。每到一处,他们就详细记录下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开展了相关的科考研究。三清山鬼斧神工的花岗岩景观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令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子惊叹不已。来自拉脱维亚的留学生格莱博告诉记者,三清山是人类珍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存,她的保护和管理也是一流的,要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切实保护好这一方人类的瑰宝。
全体同学兵分两路,走不同的路线,但完成同样的任务,发放环保宣传单、现场采访游人、发现环保问题、捡拾废气垃圾、修改指示牌等,提倡人们要大力保护世界遗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可谓殊途同归。同学们三四人一组,有的手提垃圾袋及夹子负责捡拾沿途的白色垃圾,通过清理景区河道、清理游客通道以及一些卫生死角,来唤醒游客的注意,让他们自觉的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并拾检路上的一些垃圾,来加强世界遗产地环境保护的意识;有的向游人随时发放宣传单,帮助旅游局向游客发放一些问卷调查来了解三清山旅游局关于旅客安全问题的管理方法;有的用相机沿途拍下三清山所有的指示牌,进行英语翻译规范化,并补充法语、西班牙语和韩语的翻译;有的通过与三清山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以及对三清山服务的一些建议,或者现场随机采访游客对三清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了解程度及环保知识,并让游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通过与三清山的游客的互动环节,了解到游客对三清山这个遗产地的了解情况,以及从游客的角度可以怎样更深入的了解世界遗产地三清山的历史风光的来历,帮助三清山的管理者更好的科学规划,高效管理。例如有的游客建议可以在一些著名景点安排表演,这样可以更深入的体会三清山的著名景点的历史故事以及来历。大家都乐此不疲的工作着、说笑着、践行着出发前心中的目标。由于暑期天气比较热,所以特意安排一些志愿者对爬山后身体不舒服的旅客进行身体检查,并给他们发放一些中暑的药品等。
随行令我感动的场景太多了。首先当属来自墨西哥的国际志愿观察员nico,黝黑的皮肤、硕大的旅行包、专业的工具器材都见证着他作为一名职业志愿者的敬业与专注。与其说他是在投入工作,不如说他是在享受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说“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我想他一定是最幸福的!我也感动于来自中国、美国、韩国、墨西哥等各国青年朋友因为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聚在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共同交流并实践着志愿服务理念,那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无国界”。因为每个人都是地球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我同样感动于朝夕相见的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与变化。在学校中的她们可能永远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孩子和学生,然而在大自然与同伴的感染与影响下,几天的功夫,她们俨然成长为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青年才俊。她们善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勇于担当独立的一份工作与责任。离开了校园与教室,让我发现了她们更多面的光彩与精彩!
在与nico及师生们一起工作的几天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常说的那句英文“I hear, 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 I understand” ,只有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去践行才会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与核心价值是什么?我想那应该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和传递力!随后,这次参加世界遗产志愿者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中国志愿者在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的推荐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非政府视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的研讨会和青年会话,向世界青年分享这次活动的感受以及经验,我们希望世界各国青年人能走到一起,为实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而努力,为世界的明天创造不同!
一、简介北师大实验中学艺术馆于2009年6月1......
社科基金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
......
......
......
Copyright © 2015 by World Heritage Education Center for Youth. All Rights Reserved. whecyouth.cn online services.
版权所有: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6041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