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
联合授牌
“吾自偃师二里头生,三千八百年藏身夏都墟土,悠悠岁月,衰及肌肤,皿身业已斑驳,浅漆亦已剥落,然吾之尊荣不容湮逝。前流出伸以倾海量,三足似刀以撑方圆;贵着献以爵,爵承礼制,以辨高低贵贱。西周末年,周惠王赐以吾赐虢公,以鉴赐郑厉公。郑厉公怒,自此不服于周。吾尊由此可鉴矣。王族之礼器,酒杯之始祖,文化之集成,除吾夏爵,谁敢欤归兮! ”
上面是北师大实验中学学生为学校博物馆藏品中的一件商早期青铜爵写的释文。在那间陈列百余件文物真品,贯穿三千年的学校博物馆中,学生写解说词,拍摄照片,画文物素描,从文学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从审美的角度,对文物对文化进行最美的诠释。
德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汉斯·马丁博士说过:一个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一个贫穷的城市。的确,博物馆珍藏历史,启迪未来,承载着永恒的文化和艺术,它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人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和精神家园。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其中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2004到2007四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分别是 “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 “博物馆与青少年”、博物馆和共同遗产”,更是强调了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和青少年教育的关系。
只是社会上各类博物馆长期以来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随着近年来的免费开放,随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各个中小学纷纷组织学生参观,甚至与相应的博物馆、艺术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但由于学生课业的安排和大规模组织的局限,博物馆对多数中小学生而言依然是高墙中的君子兰,难有时时亲近之感。学校里的博物馆就不一样,它就像是邻家小妹,是长在身边的美丽牡丹,可以时时靠近欣赏。
一些较早开始世界遗产教育的学校,如北师大实验中学、苏州工业园区园林校,都意识到博物馆对实施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作用,开始挖掘自身条件,建立校园中的博物馆。北师大实验中学艺术馆的收藏贯穿马家窑文化到晚清3000多年,从青铜到陶瓷100余件,学校博物馆还和国博、首博等单位合作,不定期借展一些藏品。这些珍贵的文物,让师生如临宝地,惊诧、兴奋之余也一下拉近了师生与文物,与文物中蕴藏的文化之间的距离。苏州工业园区园林校规划还原了校园“西马湿地生态园”,建设了西马博物馆。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宣南文化馆,民族敬老院,中国伊斯兰经学院,中国佛学院、牛街清真寺、法源寺”等地域资源和学校的民族特色,建立反映民族文化的学校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教育,目前该校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北京青少年民族文化文物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教科文组织协会博物馆。
这些身处学校的博物馆是没有门槛的博物馆。它不是大门紧锁的深院,而是敞开怀抱的书本。新学年伊始,报到新生的第一堂课便是参观学校博物馆,让他们知道学校有个博物馆,给他们好奇的空间,也为日后课堂上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亲近与惊艳做了准备。
美术课到博物馆去上,对实验中学的学生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博物馆的陈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简单展示。在这里,美术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一个个触手即可的器皿、画卷。上至青铜重器,下到雕梁雀替,从庙堂到民间,博物馆五脏俱全。学生走进博物馆,便可以“穿越艺术的时光隧道,洞悉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他们在博物馆,学构图、画素描、练着色、看书法,这些平平常常的基本功课,因为对象身上带有的历史,做起来便有了特殊的意味。而历史课本上那些冰冷遥远的结论,在博物馆里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马家窑彩陶罐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表现;青铜剑戟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一个佐证;青铜雁鱼灯清晰地展示了汉代人的智慧和环保意识;唐代仕女佣的服饰发髻正好印证了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的历史演变;辽代的三彩、明代的笔筒、清朝的端砚,民国的字画无一不是历史的足印。走进博物馆,历史就在眼前。还有语文课本里的文人墨客、诗词歌赋;地理书上的地大物博、区域特色;政治课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能在博物馆的文物上找到他们的痕迹。
依托学校博物馆开展遗产教育的方式是灵活的,立体的,回民小学的学生研究了博物馆里的新疆木卡姆艺术,不但在音乐课上学习实践,还用剪纸、扇面制作等另外的遗产艺术形式展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建立陶瓷博物馆的同时,还建立了“国瓷工坊”,并把景德镇的陶瓷大师请进校园,让学生在大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自己的陶瓷作品,在通用技术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有关陶瓷文明的纸艺服装,把文明穿在身上。让遗产确确实实在学生手中“传承”下去。学校博物馆是学生自家的博物馆,因此他们不但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不仅是博物馆的参观使用者,也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讲解员、是摄影师、是图录的作者和编辑,甚至是博物馆的保洁员。正是和博物馆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他们打开了文化的大门,走进了遗产的世界。
台湾知名专栏作家李俊明有一本介绍英国博物馆的书,曾经在华语世界广泛流传,其中有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我们希望在校的师生们也有这样状态:我不在教室,就在去学校艺术博物馆的路上(或者就在博物馆里)。19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了避免火烧圆明园的悲剧重演,上下奔走,不辞劳苦将故宫博物院、国子监等地的珍贵文物南迁,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保存了文化的血脉。今天,学校的教育者把文物珍品搬进学校,就是想把这份血脉在青年学子中延续下去,让文化遗产的种子生根发芽。他们坚信,那些文物珍品的影子将深深烙印在学生心里,并超越文物,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言。去博物馆吧,在那个宁静的空间里,面对一件件展品,你可以那样亲近地感受文明和艺术,用心灵与那些逝去的时光进行无声的对话,并编织起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一、简介北师大实验中学艺术馆于2009年6月1......
社科基金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
......
......
......
Copyright © 2015 by World Heritage Education Center for Youth. All Rights Reserved. whecyouth.cn online services.
版权所有: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6041169号-1